中藥產業鏈環節眾多,涵蓋農、工、商業。由于歷史原因與經營特性,產業鏈諸多環節較為分散,唯獨工業環節,得益于制作工藝與品牌品種構筑而成的護城河,擁有更高的利潤,也更容易形成規模以上的企業,如中成藥制造、中藥飲片(包括中藥配方顆粒)。
產業價值鏈解析
數據來源:公開資料整理
1、行業回顧:成藥大而承壓,飲片小而景氣
成藥規模大,飲片規模小。根據數據顯示,2016 年我國中成藥規模約 6700 億元,中藥飲片近2000億元,合計占醫藥工業近30%。企業數量上,中成藥與中藥飲片規模以上(2000萬元以上)企業分別約 1600 家、1000 家,中成藥企業平均規模更大,行業利潤率也更高。
醫藥工業收入拆分
數據來源:公開資料整理
醫藥工業:細分行業利潤率與市場格局分散程度相關
數據來源:公開資料整理
成藥承壓, 飲片景氣。中成藥過去受益于醫保擴容錄得快速發展(2011-14 收入復合增速20%),但近年來遭受招標降價與銷售打壓,發展趨緩(2014-16 收入復合增速 7%)。中藥飲片2009年進入基藥目錄而實現快速發展(2011-16年收入復合增速18%),勢頭強勁。
營業收入成長性:中成藥放緩,中藥飲片提速
數據來源:公開資料整理
利潤總額成長性:中成藥放緩,中藥飲片提速
數據來源:公開資料整理
2、政策展望:頂層設計惠及未來,當下政策冷暖分化
頂層設計高遠 。中醫藥作為源遠流長的中國特色醫藥,盡管改革開放后逐步被現代醫學替代,但仍然具備相當規模的民間基礎。近年來,中醫藥作為國家品牌受到領導人的推崇,高屋建瓴式的政策亦大量出臺。我們注意到,宏觀利好大都由國務院等高層機構推出,而對行業產生實質性影響的國家藥監總局并未緊密跟隨。
落地政策冷暖分化。微觀結構上,醫藥作為政策主導的行業,近年面臨壓力并不小。行業層面,醫?刭M、兩票制對企業的產品價格、分銷渠道產生沖擊,進而影響企業盈利。中藥層面,醫?刭M細化為中藥注射劑受限、輔助用藥監控,進一步打壓行業。令人寬慰的是,經典名方免臨床開始征求意見、配方顆粒擬放開意見征求結束、中醫診所備案制暫行辦法施行,傳來些許暖意。
中藥行業及醫藥行業的政策分析
數據來源:公開資料整理